学车报名方式
合作驾校
买二手车除了车况和手续外,还得注意二手车的汽车保险免责条款。王师傅就因为买二手车时没有注意汽车保险免责条款而吃了一次“亏”。一次事故后王师傅向保险公司索赔时却因“免责条款”遭拒,于是将保险公司告上了法庭,近日,海曙法院受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车主对“免责事项”一无所知
去年5月28日傍晚,王师傅开着货车到萧山的一个村子,倒车进入仓库时,由于视线不清,货车尾部撞断了旁边一个建房子用的脚手架。架子倒下来,拉断了路边的高压电线。刹那间,火花连闪,导致村里多户人家的电线短路,当时有很多电视机、电脑、绣花机遭遇不同程度的损坏。
交警认定,王师傅对事故负全责。王师傅所在运输公司赔偿了各种损失6.4万余元。几天后,运输公司向保险公司理赔,但是保险公司只同意赔偿高压线维修费等计两万余元,至于电视机、电脑等损失赔偿,保险公司根据《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认为是“间接损失”,属于免责条款里说明的内容。
王师傅纳闷了:“保险公司没跟我说过这个属于免责事项啊,对此我是一无所知。”保险公司也承认他们确实没有向王师傅说明,因为投保时车主并非王师傅。
车子转让,免责事项“随车走”?
原来,这辆货车最初是宁波慈溪的徐先生所有。2009年10月,徐先生将车子转让给了王师傅。
保险公司表示,最初投保的是徐先生,当时保险公司已经向徐先生明确说明过免责条款,在保险合同上,这些免责条款也是黑体加粗显示。后来徐先生将车转让,相关的权利、义务也移交给了王师傅,保险公司没有义务再次就免责条款向王师傅进行明确说明。
而原告方王师傅一方则坚持认为,保险合同规定的有关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保险人应当对自己进行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这是法定义务,保险公司不能免除责任。
双方各执一词,最终在法官的协调下达成了一致协议:保险公司一次性支付给原告王先生3万元。庭后,法官表示,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车辆转让后,相关的权利义务一并转让给了原告王师傅,保险公司就免责条款向当初的投保人徐先生作出的明确说明效力将及于原告。
法官提醒:无论买车卖车,关于“免责条款”得留个神,卖车的应当提醒说明,而买车的,也应当认真读一遍保险条款,以免如本案中的王师傅一样,出了事后才知道有“免责”这回事。
【温馨提示】:
石家庄学车网分享最实用的学车心得,汇聚最全面的石家庄驾校学车信息,帮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驾校。
更多的石家庄驾校学车:http://www.0311xc.net
我们会为您推荐最适合的驾校,让您选的明白,学的舒心!
团报咨询QQ:1599765256 报名热线:0311-80801909
随机阅读
前面并排两辆车,中间多少空间足够通过?
高速上爆胎后,该如何操作?
十字路口遇红灯,如何刹车?
刚领的驾照,想要试试手,在地下车库里直接撞上了墙,出了人命。前些天,杭州一位女司机的死,给不少人提了个醒:考出了驾照,未必真懂开车。据说,这位女司机在学车期间学得很好,考试都是一次性通过的。可是那天当车子冲向下坡的时候,她慌乱得连刹车都踩不了。
你有驾照,可是你真的会开车吗?你在驾校里学车,开车时该用的知识,你真的都学到了吗?就连教练们都承认,驾校里学的大多是应试内容,真正上了路,要学的还有很多。你的驾驶知识需要查缺补漏,所以,我们请来黄龙驾校的朱教练和陈教练,让这两位资深教练再给我们开小灶补补课。
第一章 安全行车意识
查漏补缺:临路口,提前一脚减速,再一脚刹车最保险
讲到行车意识,或许大家会觉得这个概念很抽象,不过这却是两位教练一致强调的重点。所谓行车意识,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安全行车意识,一个是文明行车意识,其中,前者是最关键的前提。
安全行车意识是必须贯穿在整个驾驶过程当中的。教练们尤其强调的是,莫开赌气车,莫开英雄车。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技术高明,油门往死里踩,在路口和人家比谁起步快,这些都是要不得的。有了这些安全意识,才具备了接下来学习具体行车技能的基础。
安全行车意识包括了很多方面,朱教练提到了他认为最重要,同时又是大部分驾驶者非常缺少的预见性。他说,道路情况是在不停变化的,每秒钟的路况都不同,因此驾驶者应该具有一种“发展的眼光”,关注的不应该只是前车的状况,甚至连前面三四辆车的状况,都必须尽收眼前。
举个例子,马上到一个路口了,这个时候绿灯在跳,马上要变成黄灯。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反应肯定是加速通过。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你前面有两三辆车,你就千万不要再踩油门了,因为其中的任何一辆都有可能踩刹车,这个绿灯十有八九是过不了的。尤其在这种跳灯的时候,更有必要有预见性地进行提前刹车。临到路口前的制动最好分两步,提前的一脚减速,能让车子慢下来,同时提醒后车,接着再一脚刹车,让车子彻底停下来,这种做法最保险。
除了对前方路况需要有全面的关注,对于横向安全距离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情况下,车辆并排行驶互不影响。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关注自己和旁边车辆的距离是否安全。尤其是在拥堵路段,车子挤来挤去都不在划定的车道内,这个时候稍不小心就会有刮擦。
第二章 如何学会判断
在行车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很多判断。前方有并排两辆车,中间留下的缝隙是否足够通过?车轮和分道线之间有多少距离?这些都需要判断。平时在驾校里学车时,教练要么用引擎盖上的一条线做参照物,要么直接在车窗上贴一个硬币做参照物。但是在实际操作时,这些参照物都不是最实用的。
车轮距离分道线多远最安全?通常情况下,左轮距离左侧分道线大约60cm即为安全距离。那么,这个60cm又该如何判定呢?老司机一般会选择看看左侧后视镜,根据经验估计车身与分道线之间的距离。但是,对于新手来说,还有一个更保险的办法:开车时平视前方,当看到左边分道线与车子左前角重合,而分道线的延伸线与前挡风玻璃左下角距离10cm左右。这个时候车辆距离左侧车道线大约60cm。
一般来说,判定好左侧位置,整辆车子在车道上的位置就对了。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右侧车轮的位置,来校对车辆与车道的距离。一旦发现引擎盖中央位置与右侧白线重合,这个时候说明车子已经明显偏向右边,需要及时调整。
以上这些判断车轮与路面白线距离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停车,不同的只是其中的一条白线,可能变成了马路牙子,但是判断方法同样奏效。在狭窄路面上判断车子能否通过,用的也是这个方法。将左右障碍物比拟成路面白线,再判断左右轮是否能同时通过并且与“白线”保持距离。当然,这个时候千万别忽视了两个后视镜。
除了通过观察前方来判断左右车距,我们还需要掌握另外一个技巧:用外后视镜来判断前后距离。
用后视镜判断车距,最直接的就是观察后车在后视镜中所占的面积。通常来说,当后车充满后视镜的时候,前后车距离大概只有3米左右,这意味着两车距离很近,此时千万不可以轻易变道。当后车图像在后视镜中占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前后车距大概是5米左右;占到二分之一的时候,前后车距大概是8米左右;占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前后车距在12米左右。
按照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知道,后车图像在镜中占得越少,两车距离越远,这个时候变道并线的安全系数也会相对高一些。一般来说,后车图像不足后视镜面积三分之一时,再进行变道并线才更安全。
不过,陈教练也提醒我们,就算充分掌握了判断技巧,能够在变道之前进行隐患排除,还是不应该在驾车过程中随意变道。他建议要保持车道,不做毫无目的的变道,不做随意的变道,这样才能真正减少隐患。
通常情况下,左轮距离左侧分道线大约60厘米即为安全距离。
分道线的延伸线与前挡风玻璃左下角距离10厘米左右。
最近更新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