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驾驶环境条件对驾驶人安全心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驾驶条件对安全的影响,创造适合安全心理的良好驾驶环境条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车辆环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外技术的引进。新的车辆设备以高速、舒适、安全、节能、环保为特征不断涌现,给驾驶人带来了欣喜和麻痹心理.因旧盲目开快车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2)道路交通环境。高等级公路日益延伸,道路宽阔平姐与交迫信号、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增设并举,午流量增加、车辆行驶速度加快与交通拥堵并存,给留驶人带来了技能更新的要求。
(3)驾驶时间c研究表明,连续驾驶时间超过2小时,驾驶时间越长,团疲劳越容易发生事故,但驾驶技能差的驾驶人由于注意力相对集巾,思想紧张,能耗量明显大于有经验的驾驶人,未达到2小时就疲劳而有发生事故的危险
(4)照明。由于驾驶人在行车中的信息大都来源于视觉,因此照明条件和事故发生之间的关系,已被人们所证实。主要是照明对人的心理因素将产生以下复杂的影响:
第一、照明与疲劳:照明对驾驶的影响,尤其表现在照明不好的情况下,如夜间、雨雾天气、进人隧道等行车照明不良,驾驶人会很快疲劳。
第二、照明与驾驶效率。改善照明条件不仅可以减少视觉疲劳,而且也会提高驾驶效率,因为提高亮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视觉效果,创造舒适的光线条件,有助于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行使效率。
第三、照明与事故。在适当的照度下,可以增强眼睛的辨色能力,从而减少识别物体色彩的错误率;可以增强物体的轮廓立体视觉,有利于辨认物体的高低、深浅、前后、远近及相对位置,使操作失误率降低,还可以扩大视野,防止违法驾驶和交通事故的发生,虽然事故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照度不足则是夜间、阴暗天、隧道行车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驾驶人在阴暗环境驾车都希望自己的车灯亮一些。
第四、照明与情绪。研究表明,照明会影响人的情绪.影响人的一般兴奋性和积极性,从而也影响驾驶效率。一般认为,明亮的车灯照明是令人愉快的,如果让驾驶人在不同亮度的道路1:选择驾驶,一般都选择比较明亮的道路。在做无需很大视觉努力的驾驶时,改善照明也可以提高驾驶效率。眩目的光线使人感到不愉快,交通法规规定,”夜间会车应当在距相对方向来车150米以外改用近光灯.在窄路机动车会车时应当使用近光灯”。眩目的光线令人难受后而产生过急情绪形成危险。总之,改善驾驶环境的照明,可以改善视觉条件,提高驾驶准确性,减轻驾驶人疲劳,减少差错.避免或减少事故,有助于提高驾驶兴趣,改进驾驶环境。
【温馨提示】:
石家庄学车网分享最实用的学车心得,汇聚最全面的石家庄驾校学车信息,帮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驾校。
更多的石家庄驾校学车:http://www.0311xc.net
我们会为您推荐最适合的驾校,让您选的明白,学的舒心!
团报咨询QQ:1599765256 报名热线:0311-80801909
随机阅读
机盖内有尘土车身上有车贴 不合格被拒检
“没想到,车辆前机盖内有尘土,都不能上线检测。”昨日,市民杨先生前往检测站验车,本以为自己只开了两年的爱车,应该很快就能通过检测,没想到,刚到外检区就被检测人员告知,车辆前机盖内尘土较多,如果清理不干净就不能上线检测。
据了解,7月1日起,本市实施机动车外检查验新规以来,交管部门根据7项标准严格了车辆外检,截至昨日,约半数车辆外检不合格。
前机盖内有尘土,不能上线检测
昨日,南开区一家检测站的外检区,十多辆机动车正在等待外检,最终,包括杨先生在内6名驾驶人的车辆被拒绝上线检测,原因都是车辆前机盖内尘土较多,需要清除后才能上线检测。该检测站的一位驻站交警告诉记者,7月1日实施的新规对车辆外检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不仅送检机动车的车身、底盘、车厢、发动机舱等部位要清洁,无明显漏油、漏水、漏气,电器导线捆扎、固定、绝缘保护也要完好。“以往检测车辆,主要看看大灯、轮胎的问题,很少查看机盖内是否清洁,新规实施后,外检的项目则细化了很多。”据介绍,新规实施以来,大概半数送检车辆不合格,其中类似机盖内不清洁的问题居多,“根据新规,如果机盖内有尘土或油污,不清除干净,是不允许车辆参加上线检测的。”
车身有个性车贴,不能上线检测
除了杨先生,前两天,市民李先生在验车时也尝到了新规的厉害。此前,李先生因为追求个性,在自己的别克车车身上粘贴了很多个性化的漫画和文字,可当他到检测站验车时傻了眼,检测人员要求他把所有的个性车贴全部清除,否则不予办理上线检测。“没办法啊,当时,只能挨个揭掉了。”李先生说,因为有些车贴粘贴的时间较长,清除起来特别费劲,足足折腾了一个半小时,才将车身上的车贴清除干净。李先生说,从上线检测到最终过关才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上线检测的时间,还不如清除车贴的时间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