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报名方式
合作驾校
公交车礼让行人南京细则将出台 司机担心收入受损
公交车司机忧虑
是否将责任
都转嫁到了公交身上
要在南京推行“礼让斑马线”,交通部门曾明确表示,将在公交行业中率先推行。
得知要将实施礼让纳入工作准则,一些公交车司机也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据我了解,以前一些公交车也是让人的。”在7路车的瑞金路底站,驾驶员陈师傅向记者道起了心中的疑惑:“我平时开车在斑马线上遇到行人一般都是会让行人先走,这个要看驾驶员素质。可是,现在要变成一种硬性的职业约束,况且行人不按规则过马路的很多,这样一来,是不是代表就把责任和风险完全转嫁到了驾驶员头上?”陈师傅建议,“能不能也加大对行人不守交通规则的处罚力度,也给公交司机们减轻负担?”
80路驾驶员董师傅则举起了自己的例子,“有时候,遇到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我会停下示意让行人先过,有些行人就会很感激地冲我微笑,这个时候还是感觉很温暖的。”董师傅说,大部分司机有担忧还是因为,将礼让纳入考核,会不会导致“扣的多了”、“奖的少了”而造成他们考核收入的减少。
对此,南京市交通部门表示,在制定公交礼让细则时,将会全面考虑司机的考核收入以及奖励问题,“保证只要是按规章行驶的驾驶员,收入都不会降低。相反,对于礼让执行好的驾驶员,还会进行奖励。”
出租车司机算账
礼让可能损失收入
却保证了安全
公交车推行之后,而同属公共交通行业的出租车,也将推广“文明礼让”。而对于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南京出租车司机何师傅心里有着一本账。
“出租车司机每天碰到的斑马线不会低于200条,每条斑马线停几秒,就差不多半个小时,半个多小时起码能做一单生意,能赚15元钱吧。”何师傅说,而且斑马线前停一下,说不定就会多吃一个红灯。
不过,何师傅表示,有时还真不能只想着赚钱,安全是最重要的。如果出了车祸,不是15元钱就能挽回的。如果南京斑马线上礼让行为能够蔚然成风,那行车安全应该也更有保障。
在中山北路一处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前,何师傅的出租车开始停车让行。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过路的行人大约有30多位,总耗时15秒左右。而在之后行进的4.5公里路程内,共有4条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出租车停车让行约1分钟。
下车前,何师傅一再向记者表示,“道路资源是大家的,开车的人如果不是急着赶时间,斑马线前礼让是起码的。这种风气一定要在南京推广下去。”
“礼让”更安全
公交礼让南京细则
近日就将出台
提起“礼让斑马线”,近两日来电的读者,基本上都表示“举双手赞成”。
昨天,赵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曾经在过马路时遇到的“惊险一刻”。“去年冬天,我有一次从龙蟠中路路口过马路到瑞金路方向,斑马线走到一半时,人行绿灯还在亮着,可这个时候从瑞金路右转向龙蟠中路的灯也变绿了。”赵先生说,那时一辆右转弯的93路突然启动加速拐了过来,快要碰到他时才猛的一刹车。来不及躲闪的他当即吓出了一身冷汗,“直到现在想起那一幕还感觉到后怕,从那之后,过马路都得小心地让车先走。”
同样的情节,在南京其他或有或无红绿灯的斑马线上每天都在上演。其实,“礼让”对于我们这个城市的意义,不仅仅是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传播博爱精神,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是每天在路上的生命安全,不管是路人,还是开车者。
一组来自的数据显示,自2009年杭州开始试行“礼让斑马线”之后,到2010年的一年之间,在机动车保有量同比增加16%的情况下,全市实现交通事故死亡数同比减少45人,并至此逐年递减。
目前,南京市交通部门正加紧制定率先推广公交车礼让行人的细则,预计近日就将出台,下一步,将逐步推广到全市的机动车辆中。让“让”成为南京美德。
【温馨提示】:
石家庄学车网分享最实用的学车心得,汇聚最全面的石家庄驾校学车信息,帮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驾校。
更多的石家庄驾校学车:http://www.0311xc.net
我们会为您推荐最适合的驾校,让您选的明白,学的舒心!
团报咨询QQ:1599765256 报名热线:0311-80801909
随机阅读
本报讯 6月21日上午,来自丽水的杨先生,驾驶一辆轿车行驶在台金高速上,车上还坐着他公司的几位客户。
行驶到台金高速金华方向的清源隧道处时,杨先生发现前面有一辆重型货车,便跟在后面行驶,突然听到“啪”的一声。
杨先生瞄到了一个拇指般大小的石子从车前闪过,但由于马上又进入下一个隧道,视线不是很好,加上急着送客户去公司,他没有停车查看,“以为没什么事,就没在意。”
送客户到公司后,杨先生下车一看,才发现车前的挡风玻璃上已经有一条很细微的裂痕,无奈之下,他只能开回到台金高速的前仓出口,报警等候高速交警的处理。
当高速交警赶到时,发现该车的挡风玻璃右上角有一条15厘米长的裂痕。
杨先生告诉交警,这辆劳斯莱斯价值500多万,他咨询了4S店,更换挡风玻璃需要10多万元。
由于杨先生并未留意前车的车牌和特征,已经无法找到当时涉事货车,高速交警无法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只能开具事故证明。
“当时车上的其他人都在睡觉,要是有人提醒我下车查看就好了。”杨先生懊悔不已。
本报通讯员 王颖俊 徐来
本报驻台州记者 陈栋
最近更新